- 人民网
- 新华网
- 人民搜索
- 盘古搜索
- 光明网
- 中新网
- 京报网
- 中华网
- 华商网
- 新浪网
- 长江网
- 汉网
- 大秘书网
- 湖南在线
- 宣讲家
- 中国将军政要网
- 中国记协网
-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
- 荆楚网
- 南方网
- 南海网
- 北方网
- 北国网
- 东北网
- 东方网
- 大河网
- 大众网
- 华龙网
- 千龙网
- 天山网
- 西部网
- 天山网
- 北青网
- 大江网
- 今视网
- 红网
- 国际在线湖北网
市政协委员 夏宇杰
我市地域辽阔,物产丰富,人杰地灵。近年来,特别是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下,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武汉红日子、鑫天农业、庄品健等得到了快速显著的发展。但也有些不足的地方,由于历史原因,我市农业经营主体多以粗放、传统的种植、养殖、销售为主,规模小、缺少品牌效应,与周边同质化程度高,竞争激烈,导致利润薄、风险大,有些经营主体名存实亡;同时做农业投资大、周期长、回报低,长期以来造成涉农人才大量流失。建议:
一是市委、市政府主导,加快农业整合力度,培育骨干龙头企业,加强农业品牌建设,大力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,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增加农产品附加值,确保我市经营主体稳步发展。
二是建立涉农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,大力推进涉农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工程,坚持为农业经营主体牵线搭桥,组织引进大专院校涉农科研院所的专业人才与经营主体对接,培育带动一批懂技术,善经营,有共赢思维,务实严谨的涉农实用型人才,强化对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支持,确保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、快速发展。
三是建设快捷高效的市场营销服务体系。集中力量扶持一批集产加销于一体的以营销为主的龙头企业,大力引进采购集团,创办大型物流中心,建立异地产销联盟,建立专业市场,发展连锁经营、冷链物流、电子商务,形成农产品高效流通的格局。